English

面对“外来和尚”的正确态度

2000-02-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徐卫国 我有话说

文革十年,中国建筑师队伍濒临解体,大专院校取消了建筑学专业,建筑行业几乎否定了建筑设计专业存在的必要性,正当中国建筑师及高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师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疑惑担忧的时候,80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突然把久已将专业技能搁置一边的建筑师们推到建筑行业的最前沿,要求他们设计出“最现代化的”、“二十年不落后的”中国建筑,于是,建筑师队伍犹如挨了一针强心剂,人人被激活了,从此开始了一场没有休止、疲备不堪的设计战争。

当进入80年代时就已是建筑师的这些人正兴致勃勃为再次看到光辉的职业前景而奋发拼搏时,不知不觉地,他们发现身边多了不少在建筑设计上颇具特色的青年人,这是因为文革后毕业于建筑学专业的青年建筑师成熟了。接着,在某些项目的投标或竞赛中,他们又发现来了许多英文名片的外国建筑师,这是因为来自西方的建筑师,有的甚至是来自于刚刚有机会设计过几个建筑的地区或国家的建筑师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都削尖了脑袋想来咬一口肥肉。

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上述几种建筑师人群历经了沧桑,饱尝酸甜苦辣,留下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建筑足迹。由刘尔明、羿风主编的《外国建筑师中国作品选》正是试图通过作品介绍反映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状况。《作品选》收集了17个国外建筑师事务所的57个作品,通过平面、剖面、透视、草图及实物照片,对这些已建成的作品或设计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尽管在作品的选择上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说《作品选》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

从《作品选》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从业的外国建筑师其成份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不乏领导世界建筑新潮流的明星建筑师,比如具有前卫探索精神、独具原创性、被誉为后现代主义代表的迈克尔·格雷夫斯建筑师事务所,比如高技派新现代主义代表福斯特建筑师事务所,再比如专注于建筑生态设计研究的T.R.汉沙及扬建筑师事务所等等,出于一惯的职业准则和设计信仰,他们在中国的作品反映了他们的设计水平。《作品选》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少商业性设计机构设计的作品,这些设计机构主要以获取项目及营利为主要目的,他们的作品则表现出极一般的设计水平。目前在中国从业的外国建筑师中还存在着一批设计水平低下,设计作风粗糙潦草,纯粹想借一张洋脸或洋护照来中国赚钱的外国建筑师,他们对中国建筑的设计质量起到极坏的影响。《作品选》中当然不可能选择这样的作品,这就需要读者的阅读本书的同时理解编者的主旨,本书实质上是选择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较好的作品,切不可在实际生活中只要看到是外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就误认为都是好东西、我们都要学习。

90年代,可能是因为互联网给上市公司的财富带来了指数级的快速增长的缘故,时代的步伐加快了许多,建筑业在今天看来尽管应该列属较古老的行业,但是其设计翻新的速度比过去似乎也加快了不少,尤其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中国,新建筑的出现确如雨后春笋,好的设计越来越多,许多对中国建筑持悲观态度的人可能很快就会改变态度了。从这一角度来看,靠出书来反映中国建筑的现状或反映中国建筑的最新优秀作品的做法也有点靠不住了,这是因为出书从收集资料、编辑到排版、印刷,直到发行,在这期间优秀的新建筑又足以编一本厚书了。事实上,当我们阅读这本《作品选》时,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优秀作品已绝非书中的这一点点了,因而我们只能把《作品选》中的作品看作80年代以来的部分较好的作品,编者为建筑设计相关人员做了一件阶段性的好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